陆雨洁,女,2000年6月生,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理学院2022届优秀毕业生。曾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全国数学竞赛二等奖、江苏省高数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江苏省二等奖,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二等奖、无锡市级三好学生、三次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奖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一篇,申请5项发明专利,其中1项为第一作者,2项为第二作者,已授权4项。毕业时保送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2年6月的离别,平常到像以往三年无数次告别江南大学那样,只不过当回忆不再增加,才真正意识到在这方土地上生活的痕迹已然凝固,回想四年江南大学点滴,改变、尝试、成长、自信……无数模糊在眼前却深刻到心底的时刻翻涌沸腾。
一、被微光照亮
初入大学,各类讲座迎面而来,比如获得校长特别奖以及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的学长学姐们的优秀事迹展示,保研至各名校的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分享等等,我总认真聆听这些讲座,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给我照明前路的契机。手机备忘录里记满了各个学长学姐给予当时的我的启发与思考,它们驱散着大一的迷茫,指向着大四的渡口。对当时的我来说,大学只展示了它的开端,怎么把这条路走好,我全然不知,但我可以通过借鉴优秀学长学姐们的选择与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的道路进行规划,把这条路走得容易些。这些学长学姐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发光发热,相同点是他们对待学业的严谨细致与因此带来的优异成绩。
也正是在这众多讲座与分享中,我接触并认识到至善学院,一个集中全校优秀同学的多学科交叉平台。所以大一的我总不敢懈怠,秉承着“笃学尚行,止于至善”的校训,我开始刻苦地学习专业文化知识,“不动笔墨不读书”,无论是课上听讲、课后复习,还是课外阅读、会议讲座,我都会做好记录,时常翻看、定期总结,每天都给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并努力完成,并且不断反省自己,争取每天进步一点。在得知有机会可以参加至善学院的选拔之后,我激动难耐,准备良久,终于在大一下学期光荣地成为了2019年度至善生。
在进入至善学院后,各类学科交叉的讲座与沙龙更是接踵而至。作为理工科学生,在专业的学习中,我始终认为光科的学习是与其他各类学科有关联的,除了完成必修和选修的课程之外,我还经常去听一些有关生物学、管理学、化学、哲学等方面的论坛讲座。它们让我跳出自己专业的范围,迎接更广阔的的知识天地。学术大家们榜样的力量就像一束光照亮着黑暗中漫无目的的我,指引着我找寻方向。
图1部分至善讲坛听课记录
二、成为微光的过程
路漫漫兮,上下求索
当我每天三点一线学习课本知识,犹如高中初中那般重复,我渐渐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目标感到沮丧和迷茫,这时,我的至善导师洪巍老师告诉我要通过搜索相关文献,深入了解本专业的背景和相关研究方向,加强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理解。这是第一次有老师催着我去检索文献。通过搜查文献,我了解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内心也有了关于科研的大致模样,这些和初来时的那份憧憬共同奠定了我的科研初心。至善学院的模拟学术论坛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结识了很多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他们各有所长,相互之间又相辅相成,最终组建了一个综合素质更强的团队,小组论文获得论坛三等奖,也正是在此项目基础上我参与一项国家级大创项目。这段经历也为我后来参加学科竞赛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培养锻炼了我的科研能力。
大一下学期伊始,怀揣着对科研的向往,我主动联系专业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科研实践,三年间共参与3项科研项目。2019年3月至今,在高辉副教授的指导下,我参与《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机理研究》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我同时兼任文献查阅、实验设计、实验实施、样品处理、数据分析、实验记录、专利撰写和论文撰写等职责,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Applied Optics》发表一篇学术论文,以第二作者取得一项国家发明专利,已授权。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基于光谱调控实现低蓝光发光二极管健康照明的方法研究》。凭借着实际操作的经验积累,我主要负责实验实施部分,通过配制不同比例红、绿荧光粉混合涂覆型白光LED,利用LED光色电综合测量系统,在远方PCE系列光色电测试系统软件上进行白光LED显色指数、相关色温以及蓝光占比的测试及分析。2020年9月至今,在刘诚教授的指导下,参与《大口径数字化光弹性应力测量》项目。作为核心成员主要负责搭建纹影法及双波长法测应力等实验光路、编写双波长法计算应力、控制液晶旋转等程序,同时也担任方案设计及数据分析工作,参与申请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一项为第一作者,一项为第二作者,已授权3项,已进入实质审查一项。
图2部分实验记录
图3论文及专利图片
大学四年间,我共参加了2次创新比赛,涉及3项科研项目。在全国机械工业设计创新大赛中,团队获得了全国银奖,在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中,团队获得了江苏省二等奖。成绩尚且闪亮,但回想这一路,并不容易。
当挑战杯、大创、科研项目遇上课表安排最满的大三,我必须在时间长河里分秒必争,我和挑战杯项目组成员固定每晚7点在实验室集合开始工作,早则10点,晚则12点多才结束回寝室休息,周末则前往实验室投身于大创和专业老师带的科研项目,基本没有停下来小憩的机会和时间。
在屡屡受挫时永不言弃,做了一个多月的课题被推翻重新再来,搭建了两三个小时的光路被指出存在巨大误差而努力白费,一直沿用的基本定理被发现不适用于所选的光学元件,学术论文和专利材料退回又修改,修改又退回,有过自我怀疑,也有过埋怨沮丧,可是路漫漫兮,上下求索是我们的唯一方向和坚持。
最终我们在日夜耕耘里终有所成,收获不错的成果,让我更加感谢老师、学长学姐的指导以及团队成员的陪伴。这段将近三年的科研时光,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编程、搭建光路、论文写作、团队合作的能力,还让我收获了历经自我怀疑、屡屡受挫之后的持之以恒和扎实认真。同时,通过这些经历,我明白了学习永无止境,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因此,想要当好科研人,必须付出更多努力,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体系,也必须拥有顽强毅力,在一筹莫展之际懂得坚持,培养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敢于突破的可贵精神,在认同和接受的同时,学会改变和创造。期望自己保持科研源动力和幸福感,向着不久后的研究生之旅进发!
心有温度,身体力行
刚入学的时候,我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向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其他方面,我都始终以中共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2021年11月,我成为了一名正式中共党员。我积极参与多项学院和班级工作,作为班委之一,在做好自己份内工作的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提出了有利于班级团结友爱的建议,也积极帮助其他班委,协助开展班级活动;担任学校资助宣传大使,前往高中母校进行资助政策宣传,吸纳更多优质考生报考我校;担任学业辅导员与光科2002班的新生班副班主任,尽我所能,答疑解惑,帮助学弟学妹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也担任至善学院暑期英语短训中的班级助教,凭借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收获了来自美国外教的赞赏。
在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一直向往在大学能够多多参加志愿活动,因此我积极报名并入选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并参加了各类志愿活动。在感恩节里,鼓励同学们手写出自己的感谢;在严寒的冬天,为环卫工人送去温暖;在午休时间参加七彩课堂项目,带领中小学生参观物理科普室,为这些幼小的心灵播下科学的种子。我还参与了校图书馆义工、市立医院义工等多项义工项目,以及担任无锡马拉松志愿者和两次义务献血。参加志愿活动让我头脑放空,心灵充实,收获不一样的开心与满足,我将继续扶助他人,将志愿工作进行到底,争做一名有温度的理科生。
图4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也是读书科研的基石,除了坚持日常锻炼,我也参加了多项体育赛事。连续三年参加校排球比赛,我深深享受于六个人共同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只为同一个目标的团结与情谊;无锡市徒步大赛和校马拉松的参赛经历是坚韧不拔和永不放弃精神的集结,向前奔跑,才能抵达终点;而院运动会的两枚奖牌则是自我挑战和坚持训练的回馈。生命不息,运动不止。
读万卷书,当行万里路。感到十分幸运的是,自己能在大一暑假和优秀的至善小伙伴们一同前往香港大学访学。感受“亚洲城市”的气魄,“东方之珠”的瑰丽,收获了友谊和成长,也拓展了视野,成功拿到了香港大学访学营结业证书,在英国保诚集团现场展示比赛中,所在团队也收获了第一名的佳绩。
图5荣誉称号和获奖证书
三、微光闪烁,照亮世间
在四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的专业成绩稳居年级前二,毕业时47门课程满绩,所有课程均分达92.3。获得包括两次国家奖学金在内的近20项奖学金,摘得包括无锡市三好学生在内的多项荣誉称号,以及斩获7项学科竞赛奖项正是我厚重数理、砥砺前行、成为微光的证明。
这便是我的江大四年、至善三年,对我而言,是忙碌充实也有意义的。庆幸自己在以学习为首要任务的同时,参加了各类活动,所有努力的汗水都有了相应的回报,或增长知识,或锻炼意志,或提升能力,或收获友情,使我成长。在2021年秋,我成功获得了推免资格,保研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望在专业领域继续展现江南人的风采,在生活点滴里奉献社会,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做一束微光,去照亮这世间!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学弟学妹们,敢于尝试才能把握机会,现在的你们年轻鲜活,只管尽情憧憬和书写未来的无限可能,希望你们能够珍惜当下的分分秒秒,能在江南开启属于自己的道路,用青春力量全面开花,续写更美好的江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