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我院师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同时进一步了解核心期刊审稿标准,2023年11月13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到《新华文摘》原总编辑、二级编审张耀铭先生,开展了以“学术论文撰写与核心期刊审稿标准”为题的专题讲座,讲座以线下的形式在蠡湖校区马院B113会议室举行,部分同学通过线上腾讯会议参加。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侯勇院长主持。
讲座伊始,张耀铭先生向在场师生重申了《意见》明确提出了10个“不得”的底线要求,强调政策导向不是不要论文,更不是反对发表论文,不是不要学术评价,而是要优化评价方式,因此要处理好论文“唯”与 “不唯”的辩证关系。紧接着,张先生从三个方面向大家阐述如何撰写论文以及如何投稿。
首先,张耀铭先生向大家阐释了学术素养的四个要点,即问题意识、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他引用马克思所讲“对一个时代来说,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强调科学史表明一个重大问题的提出和解决,往往会给科学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开创新的学科,甚至导致整个科学体系的重新组合。专业知识、学术能力和学术规范则是完成一篇论文必不可少的要素。其次,张先生为大家介绍了学术论文的发表板块。他从学术期刊的基本概况、核心期刊与来源期刊、六大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评价机构、社科学术期刊的两大类别、社科学术期刊的四大板块五个方面展开详细介绍,指出只有先了解板块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投稿。最后,张先生向大家说明了学术期刊的审稿程序和审稿标准,着重强调题目、摘要和文献的重要性。题目是论文的眼睛,看了题目,就能窥见论文的实质和精华。摘要的功能是学术期刊编辑判断一篇文章是否值得通读的一种“偷懒”办法,也是方便读者迅速判断本文是否值得细读的广告。理科重实验,文科重文献。要引用学科、领域、问题权威作者的标志性著作;要引用学科、领域、问题高被引作者的学术论文;引文不能太陈旧,要优先引用近三年新研究成果;引用文献必须是自己阅读过的,若为间接引用(即转引某篇论文的引文),需要提及该篇中间论文;要有国际视野,关注西方学者在相同问题上的研究成果,最好读原著,其次读译著。张先生特别强调学者一定要注重学术规范,切忌学术不端。
张耀铭先生的分享结束后,在场师生表示受益匪浅并纷纷提出疑问。张先生就朱明明副教授提出的“如何写出更高质量的文章”做出回应,他认为要站到更高层次上、多看、多研究前辈的学术成果,继而展开自己的思考。
讲座结束后,侯勇院长进行总结,他对张先生表示感谢,并认为张先生最后所讲的审稿重点,即“有值、有识、有术、有货、有眼、有面、有准、有根、有假”精准体现了撰文之学、发文之术、学术之道,让大家受益终身,希望大家针对张先生提到的学术论文几大误区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