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视点>>江南视点

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江南大学一流本科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发布日期:2019-11-18 来源: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是学校办学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我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5-10年发展的首要战略重点就是“立德树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新时代背景下,在中国在迈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进程中,我们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更高、任务更硬、时间更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抓住历史机遇期和关键期,着力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

一、超前识变,领会高等教育新变化

2018年被称为“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启动年”,2019年则是“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年”。2018年以来,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成功召开,教育部“高教40条”重磅出台,“六卓越一拔尖”2.0和“双万计划”全面启动。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首先要求我们认清当前高等教育的革命性变化。

一是高等教育格局正在深刻调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普及化阶段,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这就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的定位必须从基础支撑作用向引领辐射作用转变,发展模式必须从规模扩张、均衡发展向强化特色、增强实力的内涵式发展转变。

二是人才培养需求发生深刻变化。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数据、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迅速发展,新领域、新产业对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传统领域的人才需求不断被压缩调整。这种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对高校传统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提出了挑战,优化专业布局、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成为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是“双一流”建设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我校第四次党代会上提出了“全面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行列”的奋斗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加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二、积极应变,明确一流本科新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浪潮奔腾而至,如果我们不应变、不求变,将错失发展机遇,甚至错过整个时代。当前,高校之间已经形成了“不进则退、慢进则退”的竞争态势,我们必须积极应变,把“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培养一流人才”作为思想共识和行动指南。

一是要深刻理解一流本科教育的内涵要求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流本科教育主要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流的专业,且具有鲜明的优势特色;一流的师资,并配置到本科教育中;一流的课程,能够被国内外学习者认可;一流的管理,形成支持与服务本科教育的合力;一流的生源,能够进行研究性学习;一流的毕业生,能胜任未来需求的引领性人才。就我校而言,在专业建设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高水平教学队伍、交叉创新课程、毕业生总体层次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需要我们充分依托学科优势、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优势学科资源向优质本科教学资源转化、优越区位优势助推专业布局优化、卓越师资反哺卓越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

二是要科学谋划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路径。在刚刚召开的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上,吴岩同志强调:“高等学校的专业结构优化调整问题,是总书记最关心的头等大事”。近年来,教育部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新增布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专业481个、“机器人工程”专业187个、“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122个,另有59所高校成立了人工智能学院,多所“双一流”高校实施学部制改革推进学科交叉,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大幅度调整专业数量,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先后在无锡各地建立分校,这些都成为学校未来竞争特别是一流本科建设必须考虑的外部环境。我校专业布局优化调整曾经走在全国前列,在新时代背景下,亟需进一步健全专业结构调整机制,按照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科学规划“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

三、主动求变,形成内涵发展新格局

按照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未来一个阶段,学校将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关键,扎实推进本科教育内涵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

一是以一流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高水平培养体系。以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为指引,全面启动2020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过加强学生健全人格和复合能力培养,精心设计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逐步卓越,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的辅修专业,打造知名教授领衔的新生研讨课,创新设计专业自主课程,完善成长规划和创新创业教育,着力培养具有轻工特质、江南风格、家国情怀、全球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

二是以一流专业建设为重点,深化多元人才培养模式。科学规划“一体两翼”三校区学科专业发展新格局,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意时尚等方面的新专业。围绕“六卓越一拔尖”2.0版和“四新”专业要求,以一流专业、品牌专业建设和专业认证为重点,用国际“标尺”引领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建设新高地,完善拔尖型、研究型、实践型、复合型等多元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以一流课程建设为关键,推进信息技术深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变轨超车”的重要载体,下一阶段学校将着力推进“互联网+高等教育”,推广小班教学、混合教学,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引领教学方式变革,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资源共享,打造具有江南大学特色的卓越核心课程、在线开放课程、虚拟仿真项目、“互联网+”大赛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五大“金课”。

四是以协同育人平台为支撑,多维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加强科教协同,引导教师将科研的新思维和新方法运用于教学,将一流学科优势、科研成果转化为一流教学内容;加强产教融合,打造一批优质的产教融合项目、校企共建基地、协同育人平台;加强国际协同,搭建多种形式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加强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推进全英文专业课程建设,推进“一带一路”高校食品教育科技联盟合作,提升学科专业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以质量文化建设为保障,促进教育教学内涵发展。内涵式发展,其核心就是质量。学校将对照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按照“全方位监测,多阶段跟踪,持续性改进”理念,加强“管、办、评”机构有效协同、约束-培养-激励机制紧密配合,推进评教评学机制改革,构建以数据为基础、以课堂为中心、以制度为保障的常态监测评估新模式,建立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

阅读() (编辑: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