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党委将加强学生社团建设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着力重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问题导向,将社团建设纳入“三全育人”整体架构,置于党委领导下的‘一心双环’组织格局,使学生社团成为组织育人的重要手臂。
减层级、增效率,完善科学化的管理指导体系。针对学生社团关系不清晰、社团指导力量薄弱且分散等问题,学校团委成立社团管理部负责社团事务。将原有由职能部门管理的社团全部划转为校院两级团组织管理,减少管理层级,提高管理效能。明确校级所有学生组织归口一位团委副书记具体指导,加强学生社团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明确一名教师只能指导一个社团,提升指导实效。严格把关思想政治类、志愿公益类社团指导教师的选拔,目前该类30个社团中29名为中共党员。同时落实“一线规则”,建立校领导直接联系学生社团制度。
强制度、防风险,提升规范化的管理运行水平。针对“巨无霸”社团、同质类社团、“僵尸社团”、有偿培训,以及部分社团被“木马植入”存在意识形态风险等问题,学校修订《江南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试行)》,将“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方式。强化社团注册和一年双检公示制度,对新成立社团作出明确指标性要求,对于不合适继续保留的社团,转为勤工助学岗位。压实社团指导教师的指导实效,对于不联系、不服从指导教师指导的社团进行整顿。根据团中央、团省委统一部署,常态化开展重点社团摸排工作。对学生社团总体数量、分布类型、覆盖学生、运行模式、社团骨干产生、经费来源等基本情况进行摸底,甄别有隐患的学生社团。根据排查结果设立A类(一般关注)和B类(重点关注)社团名单,对两类社团实行月报工作制度。全面推行学生社团活动分级报备审批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和阵地管理,社团不得开展与其宗旨不符的活动,不得开展纯商业性活动。
提质量、促繁荣,打造优质化的文化服务平台。通过评比、筛选优质的社团活动将其纳入第二课堂课程群,推动社团活动质量提升;通过社团建立团支部,健全社团的管理架构,强化社团运行的管理基础;将重点社团主要负责人纳入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养体系,提升社团负责人的管理水平与先进性。举办“社团巡礼”活动,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开展主题鲜明、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教育人、引导人,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