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江南视点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视点>>江南视点

全面落实党代会精神 加速推进学科发展

发布日期:2019-12-02 来源: 堵国成

校四次党代会通过了“三步走”的新时代奋斗目标,明确了“‘扬长补短’推进学科协调发展”为今后5-10年学校发展的四项战略重点之一,提出了“坚持引领带动,构建一流学科建设体系”发展任务,为我校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学校将从“坚持拔尖卓越,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强化顶层设计,优化学科发展布局”“突出分类指导,提升人文社科实力”三个方向全面落实,努力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

近年来,学校秉承“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了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行列;建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4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3个。教育部第四轮一级学科评估中,2个学科位列A+,1个学科A-。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6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0.5‰。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数量偏少等问题。

学校现有2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7个一级博士点学科和23个硕士点学科,涉及9大学科门类,学科层次差距较大,学科水平也参差不齐。以第四轮学科评估为例,既有2个A+学科,也有5个后30%学科,学科优秀率偏低。在一流学科建设层面,“轻工技术与工程”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尚有待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引领行业发展能力需进一步加强。面向国际,需向麻省理工学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标杆学校学科看齐,努力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面向国内,需重点强化对国家的贡献和对行业的引领,打造中国特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博士点学科建设层面,我校一级博士点学科数量全国排名第106位,江苏排名第14位,一级博士点学科数量偏少已成为制约我校发展的重要瓶颈。与此同时,现有博士点学科整体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也面临着优秀人才与团队竞争加剧、国家级教学与科研平台突破难、重大标志性成果培育周期长等问题。在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方面,我校目前仅有设计学一个一级博士点学科,且部分学科国内排名偏后。人文社科研贡献率偏低,教师科研内生动力不足,高层次人才、平台、智库、标志性成果等学科硬实力不够,学科整体实力亟待提升。在交叉学科建设方面,学校在物联网、数字媒体等领域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当前国家发展需求、国际新兴交叉学科发展新形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

在今后的学科建设工作中,学校将坚持差异化、特色化、选择性的学科发展理念,“扬长”与“补短”相互促进,推动学科高峰高原协调发展。通过五大专项建设,在未来五年力争达成学科国际相关排名稳中有升、培育新的一流建设学科、第五轮学科评估排名普遍提升、一级博士点学科数量增加的目标。依托一流学科建设专项,在建设前沿科学中心(未来食品中心)、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扩大学科国际影响力、加强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加强建设,着力强化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攀学术高峰、入国际主流、作国家贡献、促产业升级,全面提升学科前沿引领力、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同时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和支撑行业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依托省级学科建设专项,稳步提升学科“第二梯队”水平。对于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和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学校给予一定配套经费支持,持续提升建设学科实力与水平。依托校学科提升进位专项,积极实施一流学科培育计划、一级博士学科培育计划、学科排名提升建设计划和ESI学科培育计划,进一步优化学科梯队建设,充实学科内涵,切实提高学科建设成效。依托人文社科建设专项,统筹人文社科繁荣计划、引培人文社科人才、加快高端智库建设、提升文科科研能力、推进文科学科整合、深化市校合作等方面工作,提升我校人文社科的学科实力。依托新兴学科发展专项,积极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行业企业转型升级现实需求,结合江阴、宜兴新校区建设和学校发展规划,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能源材料等一批新兴交叉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使命新担当。我们要牢牢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学科布局与生态,学科高峰高原高地协调发展。经过五年的建设,学科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建设世界知名、中国一流、江南风格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 (编辑:宣传部)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