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环境与生态学院王震宇教授团队本科生一作发表中科院一区SCI论文

发布日期:2024-04-08 来源:环境与生态学院 文/图:曹雪松 审核:缪恒锋

近日,环境与生态学院王震宇教授团队2021级本科生蒋奕以第一作者身份在中科院一区SCI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发表题为“Mechanistic insight into the intensification of arsenic toxicity to rice (Oryza sativa L.) by nanoplastic: phytohormone and glutathione metabolism modulation”的学术论文,曹雪松教授为通讯作者。蒋奕同学是王震宇教授指导的至善生,于2022年6月进入团队,在为期两年的培养周期内快速成长,最终完成了纳米塑料与砷联合毒性机制的研究。这项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42192572)的资助。

纳米塑料污染已引起全球的普遍关注。这些颗粒态污染物进入到环境中,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等特性,不可避免的与环境中已存在的其他污染物相互作用,进而对生物体产生联合毒性。本研究探究了环境相关浓度下,纳米塑料与水稻田中常见传统污染物-砷对水稻的联合毒性机制。结果表明,环境相关浓度下,纳米塑料对水稻生长未产生显著影响。然而,纳米塑料的存在,明显增加了砷对水稻的毒性效应。其主要机制为(1)纳米塑料抑制了水稻体内脱落酸合成和根表铁膜的形成,增加了水稻对砷的累积;(2)纳米塑料扰乱了水稻体内激素和谷胱甘肽的代谢过程,进而促进了水稻体内砷的氧化和向上转运;(3)纳米塑料抑制了水稻砷的抗氧化酶系统、砷的液泡隔离、砷外排等解毒途径。此外,本研究通过分根实验,率先证实了“特洛伊木马效应”不是纳米塑料提升水稻砷累积的主要机制。这些研究结果为客观评价纳米塑料环境风险提高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纳米塑料增加砷对水稻毒性的主要机制示意图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4389424006654?via%3Dihub#fig0040

阅读() (编辑:环境与生态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