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至善学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动态>>部门新闻

绿竹漪漪,如切如磋——品味至善•非遗文化系列之留青竹刻课程举行

发布日期:2021-05-21 来源:至善学院 文:陈泓如 图:王泽、范可 审核:单筱婷

5月14日下午,至善学院“品味至善·非遗文化系列之留青竹刻”讲座在图书馆819举行,主讲嘉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乔锦洪先生和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无锡留青竹刻)代表性传承人乔瑜女士。

无锡竹刻艺术历史悠久,技法多样,风格清雅古朴,蜚声江南。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至善生学习大国工匠精神,至善学院从专家讲学与实践感知两个环节设计了本期“品味至善”系列课程,让同学们深入感受“留青竹刻”的独特魅力。

讲座伊始,乔锦洪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其易遗失性,引出本次讲座的主题——留青竹刻。竹刻以竹子为载体实现文化传承,“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竹子本身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乔锦洪介绍到目前发现最早的留青竹刻是唐代竹箫《人物花鸟纹尺八》,后来竹刻艺术逐渐发展为嘉定派和金陵派两个流派。嘉定派竹刻精工典雅,流传下来的“嘉定三朱”的作品是竹刻界难得的珍宝,而金陵派以浅刻、简刻风格著称于世,不多做人工修饰更显古朴淡雅。

随后,乔瑜为大家讲解当代江南留青竹刻的主要技法,分为“备材——制坯设计——雕刻”三个环节。备材环节涉及采竹、煮竹、晒竹三个步骤,制坯设计环节是对竹子进行整形和设计画稿,最后的雕刻环节包含圈边、铲地、分筠和平地等步骤。所谓“留青”,是指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雕刻图案,铲去图纹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

讲座最后,两位老师与同学们就“非遗”的传承与时代变更展开讨论,反思当代人略显浮躁的生活状态,倡导大家将传统技艺和现代生活结合。

5月19日下午,留青竹刻体验活动如期开展,同学们需独立完成一枚竹刻书签的制作。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体验活动特别设计了庆祝的图案,迎接建党100周年。

在乔瑜的讲解和演示后,同学们手握平口刀感受着刀与竹面接触后产生的奇妙反应。随着竹屑在刀旁起舞,党徽与华表的图案渐渐明晰,大家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竹刻与党徽的交融,也是现代大学生与“非遗”文化的共情。最终,同学们顺利完成了属于自己的竹刻书签。

通过此次“品味至善•非遗文化系列”活动,同学们对竹刻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有了初步认识,不仅开阔了知识视野,感受了“留青竹刻”的艺术魅力,更坚定了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同时大家也对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深入思考。

品味至善·非遗文化系列之留青竹刻讲座现场

留青竹刻体验实践

留青竹刻体验实践作品——建党100周年纪念书签

师生合影留念

阅读() (编辑:至善学院)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