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11月26日】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但按照一些学生的说法,当代年轻人重视的事情,要么“有用”,要么“好玩”;要么“有趣味”,要么“有品位”。比如,大学里的高数课、物理课以及专业课,属于“有用”但不“好玩”;网络游戏、短视频、综艺节目等,属于“好玩”但“没啥用”。如果能既“有用”又“好玩”,年轻人一定喜欢。目前很多同学会认为,传统的思政课似乎“没有用”,也“不好玩”。尽管学生的评价不一定准确,但也带给思政课教师一些思考,比如尝试先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聚焦“青年之问”,立足“微”视角,展示“大”格局。
在高校思政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中央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以及“理论的诉求”这三者紧密结合。第一,“中央的要求”,体现的是政治性。政治性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属性,要求思政课教师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讲马列。第二,“学生的需求”,体现的是针对性。我们主张要将思政教育评价权部分地交给受教育者,看到学生的个性需要,将学生需要听、应该听,想听但听不到、听不透、听不懂的主题从课堂教学延伸至日常生活。第三,“理论的诉求”,体现的是思想性。思政课要深入调研了解学生们到底对哪些问题既感兴趣,又有困惑,同时又是思政课必须且能够回应的问题。
青年最了解青年。如果能够用他们习惯的“小”叙事,引起共鸣,大家自然就愿意坐下来听老师们讲“大”道理。可以说,“小”叙事是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大”世界而应该具有的一种整理世界的能力和方法,在复杂中找到线索,在混沌中发现价值,在现实中构筑理想信念的高地。正因为这样,“小”叙事成为江南大学思政育人团队最重要的方法论。思政讲座内容方面,由老师们主要负责,但是讲座的题目,基本都是学生协助修改润色,甚至把相关的学生理论性社团直接拉进团队。比如,有一期老师们想讲述“五四精神”,之前的题目是《从五四运动到五四精神》,学生们修改的名字是《以青年之名,承青年之约——跨越百年的纪念》。除此之外,学生团队发起的讲座题目还有:《背影望乡——台湾的前世与今生》(结合“习马会”谈“一国两制”);《破碎花旗梦——从美国大选说起》(结合美国大选);《大学路,莫慌张——我的青春不迷茫》(大一新生转型教育)等。
不过,好的思政教育仅靠有趣的题目远远不够,必须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推进改革创新。用“小”叙事讲“大”道理,要将真实立体的故事与理论的学理性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是系统完整、逻辑周密、源于实践又能够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相较于宏大的叙事编排,“小”叙事更容易以简洁的语言直奔主题,突出内容重点,细致的刻画也将进一步用生活化的感性力量感染受教育者,引发学生们对课程内容的认可和共鸣,最后实现育人价值的精准输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原文链接:https://s.cyol.com/articles/2024-11/26/content_8EXmy9sY.html?gid=YeryXd1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