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媒体江南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媒体江南>> 正文

张丽萍等:科技成果评估规范能否盘活创新存量?

发布日期:2024-12-16 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丽萍 王亚利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报12月16日】近年来,我国每年新增的专利授权量都稳居全球前列。然而,科技成果“躺在架子上”的现象依然存在,部分高价值专利未能充分释放其市场潜力。

在今年的2024浦江创新论坛科技成果转化共享汇专题论坛上,《科技成果评估规范》发布。面对创新成果转化率亟待提升的现实,《科技成果评估规范》作为国家层面首个科技成果评估的统一标准,为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工具。

这一规范的发布是科技治理体系的一次完善,也是推动科技创新“落地生根”的一针强心剂。然而,这一规范能否真正撬动我国庞大的创新存量?如何让评估成为连接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桥梁,让科技成果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评估规范的意义:从标准化到赋能化

在过去,科技成果价值的评估长期缺乏统一标准,不同机构评估方法和结果的差异往往影响决策效率。而《科技成果评估规范》通过明确技术先进性、经济价值、社会效益、环境影响和转化潜力五大维度,为评估提供了统一框架。这种标准化的评估方法,将帮助科研机构和企业更加系统地理解科技成果价值,降低评估工作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根据《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的目标,到2025年,推动一批高价值专利实现产业化,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8000亿元。新发布的评估规范正是这一政策目标的重要支撑工具。通过对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的专业评估,可以更好地筛选出高价值专利,优化专利供需对接,助力专利盘活行动高效实施。

此外,规范的发布有利于引领科技管理,推动专业化人才建设。科技成果评估是技术经理人的核心能力之一。评估规范明确了评估工作的逻辑体系和操作要点,为技术经理人培养与实践提供了基础依据。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经理人的专业水平,也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的人才支持。

从规范到实践:评估面临的现实挑战

不过,尽管评估规范的出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科学工具,但在实施中仍面临多重挑战。

首先是行业适配性不足。科技成果的种类繁多,涉及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多个领域,不同行业的技术特点、市场需求和政策环境差异显著。规范的通用框架虽具有指导性,但在具体应用中可能难以满足行业化、细分化的需求。

其次是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影响。一般而言,科技成果的市场价值受到政策支持、行业趋势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影响。评估框架如果缺乏动态调整能力,可能难以及时反映这些变化,导致评估结果与实际需求脱节。

最后是区域资源分布不均。我国不同地区在评估资源、专业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中西部地区和部分县域,专业化评估能力不足可能成为评估规范实施的现实瓶颈。

让评估成为转化的“加速器”

为了让《科技成果评估规范》更好地服务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我们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具体而言,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构建行业化评估标准。建议在通用框架基础上,制定分行业评估指南。例如,生物医药领域应关注技术成熟度和审批流程,信息技术领域则须突出技术扩展性与场景化应用潜力等。通过行业化评估标准细化,提升评估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其次,建议动态升级评估工具。结合《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要求,引入动态评估机制,例如借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技术成熟度等级(TRLs),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和潜力进行分阶段动态监测,确保评估结果更具时效性和前瞻性。

再次,强化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加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经理人认证体系,推动评估人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通过系统化培训和政策引导,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技术评估和转化服务链条,组建一支高素质的技术经理人队伍。

最后,建议通过区域试点,探索实践路径。结合《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试点区域和重点领域,建议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推动评估规范在中西部地区和新兴产业的落地应用,通过试点积累经验、反馈问题,不断优化评估标准和实施流程。

“评估是创新与转化的起点”,作为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连接器,有效的科技成果评估往往有助于让科技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桥梁”变得更坚固。更要注意的是,评估不是终点,而是转化的起点;标准不是束缚,而是行动的指南。只有通过科学评估,让技术与需求精准对接,才能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此外,笔者认为,评估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责任。它连接了科研与市场、技术与需求。让科技成果“活起来”,不仅需要标准的规范化,更需要在实践中找到破题之道。通过扎根行业实践、拥抱市场变化、培养专业人才、探索创新路径,评估规范才能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

(作者张丽萍系江南大学副教授,王亚利系江苏省专利信息服务中心〈江苏省维权援助中心〉主任)

本文来源:中国科学报https://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t=&id=40793

原文链接: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4/12/382450.shtm


阅读() (编辑:于乐)

    点击排行| 精华推荐

技术支持:信息化建设管理处

校内备案号:JW备170083

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

邮编:214122

联系电话:0510-85326517

服务邮箱:xck@jiangnan.edu.cn

Baidu
map